媒體/合作/投稿:010-65815687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發郵件

為助力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谷騰環保網隆重推出《環保行業“專精特新”技術與企業新媒體傳播計劃》,七大新媒體平臺,100萬次的曝光率,為環保行業“專精特新”企業帶來最大傳播和品牌價值。

    
谷騰環保網 > 新聞信息 > 正文

“鐵扇公主”申請專利 搞笑背后是治霾焦慮

更新時間:2017-11-29 09:43 來源:光明網 作者: 胡印斌 閱讀:36935 網友評論0

霧霾來了怎么治?據《法制日報》11月27日報道,一種消除霧霾的方法已經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初審并公布。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的“中國及多國專利審查信息查詢系統”中,有一個名為“煽除霧霾方案”的發明申請,其專利類型顯示為“發明專利”,申請日為2017年3月4日,申請人為杜某,案件狀態為“等待實審請求”。  

奇葩專利年年都有,且不論中外,總有一款更奇葩的讓人展顏一笑。比如英國有一項知名的奇葩專利是用尿液給手機充電,美國也有發明家設計了一款棺材潛望鏡,以滿足家屬的好奇心,窺視死者是否真的已入土為安……  

眼下這個“煽除霧霾方案”,說白了,就是鐵扇公主揮舞芭蕉扇的劇情。想想看,1500萬人在同一時間舉起除霾扇,共同煽除城市和地區的霧霾,可在1小時內,把40米高、20公里長、20公里寬的地面低層空氣順風向定向推移了68公里。若以北京為基點計算,向南推移68公里,霧霾應該到河北廊坊了。只是不知道,若是廊坊也動員幾百萬人舞動扇子,霧霾受阻,會不會更加醇厚?  

這也未免太搞笑了。有網友就說了,“1500萬人一人吸一口,還用扇?”也有人說,“如果讓三千萬人同時扇,會產生臺風了吧!”還好,這只是一個專利申請,尚未通過實質審查,其是否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也即能不能通過,還有待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審查,其未來接受公眾調侃的路還長著呢。  

很多人都質疑,怎么可以讓這樣一個奇葩的專利通過初審?其實,類似專利通過初審并不令人意外。與一般人理解的“高大上”不同,專利申請的門檻并不很高。據專家披露,實際上只要回答3個問題,就可以形成專利:現有技術有什么問題?你是怎么解決的?達到了什么效果?如果達到的效果正好解決了提出的問題,并是其他人從未提出過的,就滿足專利授權的基本要求。  

這也意味著,紛紛擾擾的塵世中,必然會有一些專利不會很實用,甚至會很奇葩、匪夷所思、驚掉下巴……從積極的方面看,很多時候,正是因為這個世界上總是有一些肯異想天開的人,不斷生發、捕捉一些奇思妙想,進而把這些想法付諸實際,從而大大改善了人類的處境。發明云云,如果不能超拔一些、怪異一些,或者至少要與人的日常經驗世界保持一些距離,怎么可能會跳脫出來呢?  

也因此,在一眾人等均表達強烈憤慨的同時,不妨對這個“鐵扇公主”多一分寬容,或者實在不喜歡,也哈哈一笑了之。大可不必大張撻伐,更不要以一己之管窺,言之鑿鑿地給治霾開藥方,并否定他人的嘗試和設想。  

這是因為,一方面,治霾很復雜,至少到目前為止,關于霾的“源分析”仍無定論,很多人都是在按照自己的理解在表達,難道你的這種表達就一定符合科學真實?既然仍存在未知空間,則不妨多聽聽別人說法。另一方面,即便這個專利申請違背常識,果真荒謬,以現在的科學糾錯機制,也不可能堂皇通過審查。  

近年來,在治霾的問題上,社會上總是會出現一些令人不安的跡象。此前有“治霾炮”,實質上就是一個大口徑水霧噴灑器,通過噴灑水霧達到降塵除霾之功效?,F在又出現了“鐵扇公主”這樣“可愛”的專利。這些創想也從一個側面表明,在治霾的問題上確實存在深刻的焦慮,而一般民眾乃至包括一些行政人員囿于“本領恐慌”,實在是拿不出什么新鮮的招數,只好在積習和固化思維的路徑上奔跑。  

可見,提升公眾的科學素養,已成為當下一項迫在眉睫的要務。再不重視、不努力,不僅依然搞不清霧霾成因,恐怕也只能請“鐵扇公主”來治霾了。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關于““鐵扇公主”申請專利 搞笑背后是治霾焦慮 ”評論
昵稱: 驗證碼: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谷騰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2022’第九屆典型行業有機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2022’第九屆典型行業有機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十四五開篇之年,我國大氣污染防治進入第三階段,VOCs治理任務…

2021華南地區重點行業有機廢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2021華南地區重點行業有機廢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自十三五規劃以來,全國掀起“VOCs治理熱”,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5月31日,在經歷了廣泛征求意見、充分調研論證、反復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