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門:2025年鑄造行業顆粒物污染排放較2020年減少30%以上
【谷騰環保網訊】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生態環境部近日印發《關于推動鑄造和鍛壓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著力提高鑄造和鍛壓行業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生產方式綠色化智能化變革,推動鑄造和鍛壓行業高質量發展。
《指導意見》明確,到2025年,鑄造和鍛壓行業總體水平進一步提高,保障裝備制造業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能力明顯增強。培育100家以上綠色工廠,鑄造行業顆粒物污染排放量較2020年減少30%以上,年鑄造廢砂再生循環利用達到800萬噸以上,噸鍛件能源消耗較2020年減少5%。到2035年,行業總體水平進入國際先進行列,形成完備的產業技術體系和持續創新能力,產業鏈供應鏈韌性顯著增強,綠色發展水平大幅提高,培育發展一批世界級優質企業集團,培育形成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
《指導意見》堅持綠色發展原則,提出樹牢系統思維,立破并舉,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實施節能減排、節水減污、節材降耗升級改造,將綠色理念貫穿鑄造和鍛壓生產全流程。并部署了包括加快行業綠色發展、推進行業智能化改造等在內的七個重點任務。
在推進行業規范發展方面,《指導意見》提出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嚴格執行節能、環保等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和《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等政策,依法依規淘汰工藝裝備落后、污染物排放不達標、生產安全無保障的落后產能。鼓勵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加大淘汰落后力度。加快存量項目升級改造,推進企業合理選擇低污染、低能耗、經濟高效的先進工藝技術,提升行業競爭能力。
在加快行業綠色發展方面,《指導意見》強調要加快綠色低碳轉型,推進綠色方式貫穿鑄造和鍛壓生產全流程,開發綠色原輔材料、推廣綠色工藝、建設綠色工廠、發展綠色園區,深入推進園區循環化改造。推動企業依法披露環境信息,接受社會監督。積極開展清潔生產,做好節能監察執法、節能診斷服務工作,深入挖掘節能潛力。鼓勵企業采用高效節能熔煉、熱處理等設備,提高余熱利用水平。推廣短流程鑄造,鼓勵鑄造行業沖天爐(10噸/小時及以下)改為電爐。推進鑄造廢砂再生處理技術應用、廢舊金屬循環再生與利用。推廣整體化大型化短流程低成本鍛壓技術,推廣環保潤滑介質應用,加大非調質鋼使用比例等。
同時,提升環保治理水平,依法申領排污許可證,嚴格持證排污、按證排污并按排污許可證規定落實自行監測、臺賬記錄、信息公開等要求。綜合考慮生產工藝、無組織排放控制、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效果等,建設一批達到重污染天氣應對績效分級A級水平的環保標桿企業,帶動行業環保水平提升。鑄造企業嚴格執行《鑄造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及地方排放標準,加強無組織排放控制,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限期完成設施升級改造,不具備改造條件及改造后仍不能達標的,依法依規進行淘汰。鼓勵鑄造用生鐵企業參照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要求開展有組織、無組織和清潔運輸超低排放改造,支持行業協會公示進展情況。
《指導意見》還在提升行業質量效益方面提出著力建設和完善新型鑄造和鍛壓標準體系,建立健全行業能耗、物耗、污染防治、資源綜合利用及清潔生產等標準規范,引導企業向清潔、高效、低碳、循環方向發展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